1.傳統建築-鳳山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 建於清朝,最早記載出現於乾隆29 年(1764)年王瑛曾的重修鳳山縣志忠,而寺方依據各方考證,認為龍山寺創建於康熙年間,可惜初建時期的格局與式樣無法考究了,至今已有近三百多年歷史。一開始創建起源於觀音菩薩香火的傳說,相傳有一位來自大陸的福建人,隨身攜帶觀音菩薩香火,路過此地古井汲水止渴,乃將香火掛於井旁石榴樹上,離開時卻忘了帶走;後來這個香火每夜發光,鄉人認為菩薩顯靈,乃將石榴樹砍下雕成觀音佛像,建寺奉祀,即為龍山寺。
(一)位序主從:從三開間可以先看出,個數的數字上以奇數為陽、是吉的象徵,在尺寸上,一定是符合魯班尺與文公尺的吉之數字下去施作,並且在施作前,包括後期的整修擴建等工程,皆符合時辰之合吉數字,以及寺廟的方位坐南朝北略偏東,皆合過吉數字來進行的,這些過程皆是民間匠師所謂合字習俗。內部還有許多剪黏等元素,依元件其象徵之意涵來決定位置與秩序,如左青龍右白虎之位置、還有雙龍護駕於三川殿等皆有位序排列之原則。
(二)陰陽調和:瞭解組成元件間的生克化煞的組成關係,並使其達到生克平衡的概念,生生不息的感受,如同麒麟帶有驅凶化煞、招子求安之意謂,還有鳳凰所帶來的吉祥與祝福,以及主要的龍,具有招祥納福以及尊貴的地位,是崇高的聖獸,能影響天下之眾,帶有帝王的象徵;當然還有虎的驅邪與招財,並意謂兵權的象徵。眾多的元素帶有不同的象徵與喻意,其中生克化煞之金木水火土等平衡組合,使寺廟自然平合的順應成形。
(三)氣韻生動:整體之大木構造,搭配上屋簷剪黏等元素組合,猶如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的感覺,好像要觸及天空的意謂,從精神的追求到一種氣韻的追求,神似重於形似,一切是如此自然的樸拙的座落在此,龍的威風與虎的氣勢在同一空間中的兩面牆被跳脫了出來。
(四)布局成勢:運用手法達到希望的效果,包括主場原則中中殿的位置,佔有聚焦與層次,讓空間在使用上有沉澱在進入的關係,而造型上之主角皆出現在中川殿之焦點位置;而在主客原則也就是位序主從的構成,其元素之朝向與位置,與位序原則中的大小等構成的關係,可以形成烘托原則中的對比效果,以及呼應原則中的配角對主角之呼應,其中的韻律之美皆是布局的手法,還包括了對仗原則中左青龍右白虎,以及實虛原則下的陰與陽之調和手法,讓人意猶未盡,不斷的遊走其中,這不就是寺廟所希望達到的效果,讓人在此得到心靈上的支持與安慰,可以放鬆追尋更高的精神層次,而其手法皆在行走經過的所有元素之佈局成行。反映出當時對於漢族與奴才的意象,其對於寺廟主角布局之間的關係
(五)文化符碼:帶有許多的意義與象徵之符號,其中民族象徵符碼如龍與鳳還有麒麟之符號皆被運用其中隻造型元素,還有語文轉化之造型符碼,如松竹梅之長壽開運與祝福的符碼,還有定型化的吉祥話如門柱之對聯與吉祥畫之呈現於花窗等
許多地方。
2.傳統建築-台南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位於台南市,為主祀媽祖的道教廟宇。1683年,臺灣進入清治時期,才將該府邸改建為天后宮。經過幾次整修,現今廟宇的樣貌主要沿襲自1821年的大整修之後。大天后宮現今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1)位序主從:此大天后宮也是採用傳統屋脊的雙龍護駕,和呈現傳統建築裝飾主從位序法則。
不只建築精美、構造精巧細緻,三川門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灰白壁面上的彩繪。大天后宮的彩繪壁畫幾乎遍布全廟,在廟宇內的繪畫,更出自台灣彩繪名家陳 玉峰之手,均以民間故事做為寫實之藍本。此外,大天后宮的廟門有身分地位的象徵意涵,十分特殊。而門內及廡廊下一些別具巧思的木雕細作,也都是令人驚喜的 佇足點。 台南大天后宮實為一個藝術寶盒。
3.傳統建築-西螺振文書院
(一)位序主從:振文書院入口山門,因有三門形體似「川 」字故又名「山川門」 。 在台灣可考證的書院多屬於三進,第一進門廳被稱為山門,講堂在第二進,祭祀的空間則在第三進。若書院只有二進,即將講堂與祭祀的空間合併在一起。振文書院在列為三級古蹟之前,並沒有山門和後殿,在格局上簡約了些。
(二)陰陽調和:振文書院入口即看到前庭兩旁美麗的小花圃。從陰陽合德剛柔相濟的審美理念來看,建築為實為陽,花園為虛,主陰,這一虛一實組合而成大大增強了道統建築陰陽合德的藝術魅力
(三)氣韻生動:山川門雄偉壯麗採燕尾脊式建築,正上方有似太陽火炬,是鎮災、避邪之物,兩旁「鰲龍」相對意義非凡,前方有四仙人指路。 又因以往建築多用木造,亦有防火之意。 燕尾脊:正脊尾端呈曲線向上揚起,兩端可作燕尾式分叉,稱燕尾脊,多為廟宇官宅所用。
(四)布局成勢:在主殿前有一斜魁御路 斜魁又稱為龍階、龍吟、御路,在正殿台基前方中央置一傾斜之石塊,上雕雲龍,又稱為御路石,是神、神轎、天子出入在走的路。仔細端看其龍爪,只有四爪!而非真龍之五爪!其典故是紀念孔子的偉大,在歷史各代不能以帝皇相稱,均以提高至諸侯尊敬之。 在進入主殿時營造一種莊重感
(五)文化符碼:正殿內樑下方刻有「鰲龍」,是文昌祠或書院獨有,乃象徴文人登科甲,獨占鰲頭之意。